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临港的碳硅集团与鹏城的比亚迪存在专利上的合作。
不算俞兴这一趟的参观交流,两家公司在过去一年里也有多次高管和员工的互访,有时碰见汽车行业里的会议或活动在两个城市以及附近地区举办,那就会去逛一逛。
只是,最让比亚迪高管和员工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碳硅生产线上的巨大压铸机。
很多人心里都存在疑问,那么搞,到底能不能成?
后来随着碳硅集团造车的继续推进,能不能成的疑问便成为能不能在市场里成。
高价,六座,增程,再加上一位来自互联网行业的领头人。
虽然碳硅集团在业内渐渐出现做事低调扎实的风闻,但不要说油车车企,比亚迪这种新能源车企也同样对它的未来满是疑虑。
两家车企在尝试新能源的方向上似乎存在很大的方向差异,像即将推出的唐便是S6验证三年的动力系统再拿过来改造和优化,内饰配件也是谨慎考虑后的应用,而碳硅集团就显得高举高打了。
在今天之前,至少比亚迪工程研究院的罗红斌是不太相信俞兴能把车做成功的,但跟着一起试乘试驾又交流过后,他在晚上便主动承担了倒酒的任务。
说俞总上手一摸就能提出宝贵意见是有点夸张,可是,他也就今天刚实地看了唐,夸张也夸张不到哪去了。
罗红斌之前和不少同事都对碳硅集团这几年有个疑惑,原以为它会迅速造出车就推向市场,没想到丝毫没感觉急切的就那么硬生生的熬了几年。
碳硅集团在熬什么?
他晚上倒着酒,觉得大概就是在熬俞总白天显露的那些,除了试驾后提出的实际体验的不足,他在了解唐的系统和构架之后对于成本的估算也大差不差。
这些显然都是需要沉心钻研和仔细琢磨的。
俞兴和罗红斌碰了碰酒杯,见对方干了这杯,也跟着喝完,摇头道:“我过来不是挑刺的,白天就是出于一个手里比较阔绰的车主立场来评价唐的感受,真正市场里考虑这个定位的用户群体不一定会像我那么研究。”
不管是在临港,还是今天在比亚迪,他都是从车主的需求出发,但两款车定位的群体存在很大差异,他本人更是不缺钱,难免就会出现失真。
“俞总,你的话有道理。”罗红斌听到俞总这样的表态,忍不住说道,“我不是奉承你,俞总,我觉得你比我想象中更……怎么说呢,更在行。”
他没喝酒之前是不会这样说的,几杯酒下肚之后多了些直截了当,再回想白天的情况,人家俞总已经很注意姿态了。
“我这个人吧,以前年轻,为人处事比较尖锐。”俞兴笑着说道,“现在可能是碰见的人多了,比较喜欢换位思考了,我知道唐这款车的很多选择不是你们没想过,只是出于成本的考虑。”
罗红斌站起来倒了杯酒,心里竟然有点激动:“俞总,你这话就是给面子了。”
王川福看着罗总隐约有点醉意,乐呵呵的拿起酒杯,说道:“俞总,不要给面子,请说‘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