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北魏孝文帝时班定族姓,以‘卢崔郑王’为四姓高门,指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而崔姓并非博陵崔氏,而是清河崔氏。
受国史之狱牵连,清河崔氏领袖崔浩满门被诛,声望大受打击,好在之后又有崔休、崔亮、崔光重振名望,清河崔氏依旧稳压博陵崔氏一头。
世事变迁,三崔作古,如今的三崔更多是指见宠于高澄的御史中尉崔暹、度支尚书崔昂、京畿府司马崔季舒,博陵崔氏一门三俊彦,声望日隆。
天平四年七月上旬,尚书令高澄巡视司州六郡。
高澄此次出行幕僚只带了京畿府司马王士良,就连司州牧邢邵都没有许他随驾,唯恐耽误了政事;而武官则只有李顺统领亲卫随行,斛律光执掌禁军轻易离不得邺城。
从晋阳带来的亲卫旧人大多都已经分散在禁军之中,如今这支卫队是由高澄重新组建。
仪仗行到清河郡东武城西郊官道,高澄下了仪架,如今年满十六的他,过去一年身高长了不少,至少算不得矮了,此时高澄望着两侧微黄的田地,咧开了嘴角打趣道:
“这些田地有哪些是崔侍郎的产业?”
高澄身后除了王士良、李顺随侍外,还跟了三名常服文士,都是四五旬年纪,其中一人拱手答道:
“世子误会了,崔劼出身青州房,祖业在东清河郡鄃县(今山东夏津县),至于崔氏在东武城县的田亩都是清河大房、小房的产业,下官可就不清楚了。”
崔劼是北魏司徒崔光之子,出身清河崔氏青州房,官职显赫,为三省之一中书省侍郎,也就是副中书令,只不过因为高澄身居尚书省总领朝政,因此,中书、门下二省被边缘化,崔劼本人同样位高权轻。
“原来如此,你们这些个名门望族真如参天巨木,枝叶繁盛。”一边笑着,高澄一边问向身旁的王士良:“君明,如今太原王氏又有哪几房?”
“启禀世子,永嘉之乱后王氏南迁,直到晋宋之交,惨遭刘裕灭门,只有时年十四的慧龙公独活,慧龙公只身返北地,生子宝兴,宝兴又生子琼,琼又生遵业、广业、延业、季和,分为四房。”
高澄好奇道:“君明又是王氏哪一房?”
“下吏并非王氏四房出身,先祖在永嘉之乱后迁居凉州,并未跟随宗族南渡。”
“原来君明并非王慧龙之后,那王慧龙一人逃回北地,说是王氏子弟,可有凭证?”
“世子有所不知。”插话的人是高澄为弟弟们请的老师,范阳卢氏大儒卢景裕:“王慧龙太原王氏子弟的身份是由东郡公做的保。”
所谓东郡公指的正是北魏名臣崔浩。
高澄一时来了兴趣,追问道:“仔细说说。”
卢景裕也不卖弄关子,直言道:“太原王氏族人,鼻大且红,东郡公一见王慧龙的鼻子就认定他是真正的王家子孙,并将侄女嫁于慧龙,助他重振门楣。”
高澄心道:这么草率的吗?
转头看向王士良,王士良也感觉到了高澄的目光,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
果然也是个大鼻子,又问向王士良道:“汉末有位司徒王允便是出自你们太原王氏,听说他曾使美人计离间董卓、吕布,不知那位美人是何姓名?”
“年代久远,下吏实在无从知晓。”
高澄有些失望,又看向最后一名年纪最大的五旬文士:“既然说到汉末,不知恭文先生可曾听说过诸葛孔明?”
“老朽虽然学识不精,但也尝读诸葛丞相的事迹。”
这人名叫郑述祖,字恭文,荥阳人,曾仕北魏,现正赋闲在家。
斯摩棱斯克战役库尔斯克会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北非战场太平洋战场神秘的南北极二战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曾经的战场上仍活跃着一批追寻历史真相与战争宝藏的挖土党。...
请不要用你的年薪来挑战我的零花钱,因为我一个月一千万零花钱!...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他镇守北境之巅,麾下热血男儿千万,名扬四海,然十年低调,无人识其身份!他破釜沉舟,最终一战荡平敌寇,镇御万敌,保我泱泱大国锦绣山河,万世太平!他归田卸甲,...
男主是地球和魔法世界的二十五名交换生的一员,到了新学校后发现自己只能学日常魔法,还拥有一项鸡肋魔法。为了在异世界生存下去,男主开始了自己挣扎求生并变强的道路。...
水夕月被长姐和四皇子背叛屈死之后,嗜血重生在祈阳侯府的风浅幽的身上,而当时风浅幽为祈阳侯夫人和四皇子所算计,意欲毁她名节,送入四皇子府为妾相同的骗局,相似的命运,喋血转世之后,再不会重蹈覆辙,一步步的为自己的前世和今生复仇!谁料自己的前世和今世不只是喋血转世的关系!而且还暗藏杀局!但这位来京求娶公主的昭王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