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典型的纨绔子弟空谈。
大军犁庭扫穴听起来很霸气,也不是没人实践过这种策略,当年辽兴宗亲率十万大军渡过黄河,长驱而入四百里伐夏。
第2章披王袍而操市利
结果呢?夏军熟练地坚壁清野,辽军补给线被断,最后一战大溃,辽兴宗仅以身免。
李磐的面色愈发阴沉,直到走到了那个衣衫湿透的少年旁,看了眼开头。
“夫夏者,南抵河湟①,北及大漠,西至瓜沙②,东临屈野。”
“有河套之饶,得横山之险,带甲十万,坐而观之,谓千里大国也。”
李磐仅仅看了两句,便面色稍霁,这少年对夏国的地形、兵力、面积都有着正确的认识。
当然,这种水平在李磐看来,也仅仅是“不差”罢了。
接下来,要是还能写出一些譬如范文正“筑城渐进”之类的论点,那么谙熟西北边事的李磐,则能给这少年评个乙下的成绩。
而李磐继续看下去,瞳孔却不由地猛地一缩!
整个策论的内容,开始转向了一个他从未见过的方向!
“然细窥夏虏之政,实以货殖为筋络,以甲胄为表里,行商贾之实而蓄骑射之威,此所谓‘披王袍而操市利,执干戈而算锱铢’者也。”
“昔管仲治齐,以轻重之术困衡山③;范蠡图吴,以计然之策④弱敌国。”
“今夏虏之谋,亦在垄断丝路,挟驼马之输以强军资,耀兵革之利以求通商。”
“其于延州置榷场,以青盐易米粟;于西界设互市,以马匹换铁器。”
“商队往来如织,而甲士隐于其间,譬如虻蚊吮血,初不觉痛,复而体弱,虻蚊遂壮,及至毒发,则膏肓难医。”
在陆北顾看来,西夏从来都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它的本质是以武力控制商路的部落联盟!
而对于西夏这个特殊的样本,从经济角度来分析其地缘政治关系,这种角度在这个时代完全可以说是另辟蹊径!
这种新颖却切合实际的论调,只是看了一眼,就将李磐的注意力深深地吸引住了!
毕竟,李磐在秦凤路前线任职的时候也曾经思考过,为什么现在大宋执行的“筑城渐进”战略只能抑制西夏的扩张,而不可能真正压服西夏,更不可能彻底抵御西夏的侵扰。
当时他得出的结论,是“筑城渐进”战略对于大宋财政的负担过大,大宋做不到不断地修筑寨堡、配驻士卒。。。。。。这里面是有说法的,筑城不是随便往地图上画一下就开始筑的,而是需要结合水源、地形等因素挑选地点,而且必须要保证城内的兵力能够抵御数万夏军的围攻。
换言之,宋军因为缺乏骑兵且可堪野战的部队太过稀少,故而必须用数量和工事来弥补质量,但反过来说,西北前线的寨堡和驻军数量越多,对财政的压力也越大,所以这个战略根本做不到一路把寨堡修到贺兰山去,宋夏之间也就这么僵住了。
而这个少年的策论,则给出了一种与“筑城渐进”战略截然不同的全新战略构想!
此时的李磐,已然是一副郑重其事的态度,眼睛认真地盯着不断挥毫的陆北顾。
他迫切地想要看看这篇论调独树一帜的策论,究竟能提出怎样的御夏之策。
——————
①河湟,指由湟水和黄河冲击而成的两个谷地的统称,在书中时间被亲宋的青唐吐蕃首领唃厮啰占据,是北宋对抗西夏的重要盟友。
②瓜沙,指瓜州和沙州,原为归义军所占据,在书中时间当地的主导势力为回鹘人,虽臣服西夏但双方仍有间隙。
③轻重之术困衡山,指春秋时期齐桓公欲取衡山国,但此国善锻兵器难以攻取,管仲秉持其经济思想即“轻重之术”,抬高衡山国兵器价格引得诸国争抢,使衡山国人大量放弃农耕从事锻造,随后在秋天封锁商路并抬高粮食价格,迫使衡山国不得不依附于齐国。
④计然之策,《史记·货殖列传》载范蠡曾拜计然为师,计然教给范蠡“贵流通”、“尚平均”、“戒滞停”等七策,范蠡用其使越国富强。
现代女孩赵芳儿一朝穿越到七十年代,什么?吃不饱,睡不好,买个东西要钱还要票,连出门都要介绍信?!幸好空间在手,钱票?古董?全跑不了,再迎娶一个高富帅,嗯谁说穿越不好?明明这日子美的不得了...
男主是地球和魔法世界的二十五名交换生的一员,到了新学校后发现自己只能学日常魔法,还拥有一项鸡肋魔法。为了在异世界生存下去,男主开始了自己挣扎求生并变强的道路。...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她被小三陷害进错房睡错人,招惹上腹黑又护短的男人,从此开启宠上天的霸道模式。新婚丈夫不信她,男人直接开天价让她离婚,还对渣男说从今天开始,你得乖乖管她叫舅妈男上司对她图谋不轨,他直接吩咐那只手给我碰的,就把那只手给我废了!她回家抱怨上班太辛苦,他直接搂过来,宠溺地说道正好回家给我生孩子,一个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