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1章与苏洵的较量
李学官听后,也不由地感叹。
“何为史论之‘识见’?非堆砌典故,非空发议论,应是如这般从浩繁史实中提炼出贯穿古今之规律,直指问题之核心;何为史论之‘条理’?非简单罗列,应是将史实与观点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他随后以苏洵的框架为基础,结合其他学子的观点,深入剖析了“钱荒”题目的各种破题角度、论据选择,以及如何避免空泛议论,做到言之有物、持之有故。
陆北顾一边听,一边与自己之前的思考印证,感觉收获极大。
他能感觉到,苏洵的目光也数次落在自己身上。
下午上完策论课之后,他们还是在书斋内用餐,晚餐跟午餐比没有太大变化,只是炊饼换成了麦饭,而水换成了清汤。
而吃完饭后,天边日头虽然已经西垂,却并没有让他们回去休息。
相反,助教拿来了烛台。
当最后一点天光被山峦吞噬,书斋内完全被摇曳的烛火照亮时,
第三位学官步履从容地走了进来。
这是一位与赵原朗的沉稳、李学官的干练都截然不同的先生。
他约莫五十上下,面容清癯,身形略显单薄,穿着一身半旧的深色儒衫,手中拿着一卷书稿。
助教介绍道:“这位是眉州州学的王静之先生,精于诗赋格律,尤擅应试制艺。”
“王先生。”
众人连忙起身行礼。
“诸生请坐。”
王静之微微颔首,声音清朗,带着一种吟咏般的韵律感:“州试诗赋,虽常被诟病为‘雕虫之技’,然其乃考察才情、格律、辞藻、立意之综合,亦是考官衡量士子学养底蕴之重要标尺。今日,我打算讲讲应试诗赋之‘切题’与‘出新’。”
他没有立刻发题,而是先环视一周,目光在苏洵身上略作停留,尽管身份不同,还是流露出一丝对这位同辈的敬意。
作为眉州学官,王静之显然是认识苏洵的,毕竟,苏洵在眉州州学待得时间恐怕比王静之都要长。
而苏洵连续考了二十二年,还是屡败屡战,光是这种百折不挠的劲头儿,就很让王静之敬佩了。
随后,王静之让助教把题目发了下去。
他的目光扫过陆北顾等年轻面孔,缓缓道:“诗赋之道,首重‘切题’。题旨不明,则如舟行无舵,纵有锦绣辞藻,亦成浮泛之语。然,仅止于切题,又易流于平庸,沦为‘西昆体’之窠臼。故,如何在‘切题’之铁律下,觅得一丝‘出新’之幽径,方显才情卓绝。”
陆北顾注意到苏洵的反应有些微妙。
这位以雄辩史论见长的文豪,在听到“诗赋”二字时,眉头几不可察地微蹙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他并未像下午那样提笔构思,只是端坐着,目光落在摇曳的烛火上,似乎有些出神,又似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接下来,苏洵并未有如下午史论那般惊人的表现,他所做的诗赋也不算差,但也说不上有多好,似乎文学技能点,就完全没点在诗词赋上面。
而这种表现,也解释了苏洵为何考了二十二年都没考中进士。
因为他并非是全能的。
科举,总归是要看“短板”的,从理论上讲,想要考中进士,必须要不存在明显短板,各科水平都很强才行。
第151章与苏洵的较量
如果只有一块“长板”特别长,其他的达不到平均水平,那“长板”再长也没用。
王静之这位先生的水平同样不差,或许跟赵抃这种诗坛大家比不了,但教他们这些州学生已经足够了。
简介本文又名被退婚后我成了前任他大嫂夫人她天天想守寡。作为一个被同伴送上天的人,冷飒发现她的人生依然充满了变数。她订婚了!她被悔婚了!她又要订...
我从山上来,入世自逍遥。这位小姐姐,我观你面带桃花,眉目含春,和我正是般配。什么,流氓,不存在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当流氓的,小爷长得这么帅,走到哪里都担心被...
无垠宇宙,血脉为尊!出生决定一切,超品血脉者,生有神通,移山填海,捉星拿月,十品废脉者,寿不过百,前途灰暗,蝼蚁一生!少年杨帆,七星宗一普通杂役,注定碌碌一生,怎知偶有奇遇,得至宝吞噬,吞无尽血脉,成无上圣脉,无敌天下,谁人不服?...
结婚一年,丈夫周而复始的在外面找女人,慕小西捉了一年的奸,终究还是没有阻挡住丈夫出轨的步伐。陪酒女,秘书,堂妹,再到最好的朋友,顾少宸睡遍了她身旁的女人。也睡死了慕小西的心。奶奶重病需要钱救命,高高在上的丈夫一毛不拔,慕小西被逼无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是南城只手遮天的人,从慕小西委身于他的那天起,她就知道他们之间不会有结果。可是最后还是沉醉在他醉人的温柔里。王子和灰姑娘毕竟只是童话,后来有一天,良辰吉时,他意气风发挽着他最爱的女人走上人生最辉煌的巅峰。而她站在台下,掩去眼中落寞,笑着祝福小舅舅,新婚快乐!百年好合!...
附身废帝刘辩,执掌召唤猛将系统。刘备有关羽张飞,我有秦琼李存孝!千年名将汇聚一堂,缔造宏图霸业!新书三国最强主宰求支持!...
她本是第一珠宝世家的大小姐,却错信白眼狼,家业被夺亲人惨死。再活一世,竟得到神奇异能!鉴宝石加buff,不仅要重振蓝家百年基业,还要好好弥补前世那个她避如蛇蝎的男人。选举后台帝国有史以来最年轻最英俊的总统候选人温穆楚,一把搂过紧张得团团转的女人,低声问道听说你要补偿我?他眸底闪烁着潋滟光芒,今晚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