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9章 男主极品亲娘二十七(第2页)

“我夫君姓郑,在白云书院教书。”

“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也在书院读书,女儿和小儿子是龙凤胎,今年刚满七岁!”

“我平时都在家,你家婶娘若是得闲了,可以来我家寻我聊天……”

万氏热情的做出了邀约,发出了积极交往的信号。

赵元仪赶忙答应着,然后捧着一盘包子便回到了家。

“没想到,隔壁的顾娘子还是个节妇!”

望着赵元仪的背影,万氏轻声说了一句。

刚才她可是见过顾氏的,那么年轻、那么美,却愿意为亡夫守节,着实难得。

或许病弱了些,或许不够能干,但只这份心性就足以让人敬重。

“阿娘,蒸糕真好吃!”

七岁的小女娃儿,拿着切好的红枣糯米糕,一边吃着一边夸奖。

“当然好吃了!人家用料扎实,干活儿也仔细!”

万氏从赵元仪口中套了话,知道这蒸糕是赵元仪这个小姑娘做的。

然后,万氏就暗自打量了赵元仪一番:

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指甲缝里没有污渍,也没有随便吐痰、擤鼻涕等不良习惯。

做饭的人这般干净利索,做出来的东西,也能让人放心吃。

若赵元仪不够注意卫生,万氏会把东西收下,但绝不会让儿女们吃。

别看他们家表面只是小康人家,家里只有一个举人在书院做先生。

但事实上,他们家可是京中的官宦人家。

郑先生身体不太好,考进士的时候险些死在考场上。

郑先生自己被吓到了,就是他的家人们也不敢让他继续考科举。

幸而家里不靠他光宗耀祖、顶门立户,家人们索性让他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个富贵闲人。

郑先生一番思考,带着妻儿回到了老家,正巧京中的一位世叔开了间书院,他便来做了教书先生。

他们一家,根本不靠着郑先生的束修过日子。

郑先生有分家的家产,万氏有嫁妆,省府的那位知府,还是郑先生父亲的学生。

在府城,万氏靠着“师兄”,也置办不少产业。

所以,郑家的日子看着平平无奇,实在非常讲究。

万氏只是不爱显摆。

又因为喜欢亲力亲为的照顾病弱丈夫,家里没有太多的奴婢,看着就像个寻常的小户人家。

不说外人了,就是万氏的亲闺女郑晚君,也一直以为自家只是小富即安。

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家的祖父、伯父、叔父以及同辈的堂哥等,都入朝为官。

祖父更是身居高位。

小口小口的吃着软糯的蒸糕,呃,什么蒸糕,分明就是年糕嘛。

郑晚君暗自吐了个小槽。

“阿娘,隔壁新搬来的邻居到底是个什么人家啊。”

这个苦逼的架空王朝,娱乐活动本来就少。

加上她是胎穿,一落地就是个婴儿。

长到七岁,最远的距离也就是前头的白云书院。

父母、兄长将她看得很紧。

对此,郑晚君倒也能理解,古代没有监控、没有dna,一旦孩童被拐了,基本上很难找回来。

热门小说推荐
大宋最狠暴君

大宋最狠暴君

靖康之耻乃至于大宋灭亡真正根源,不在所谓的冗官冗政冗军之类的问题上面,那些不过是用来挡住屁股蛋子的遮羞布而已。真正的根源,就在赵大得位不正上面,就在赵二斧光烛影上面,就在赵宋这些没有血性的怂蛋皇帝身上,在这些敢喊此非儒臣待遇,被惯坏了的士大夫们身上!朕,功盖三皇五帝,德配尧舜禹汤,诛卿九族,掀了这桌子!都是你们...

皇族全员读我心后,要把男主噶了

皇族全员读我心后,要把男主噶了

林月穿书了,还踏马是她最讨厌的一个女炮灰,爱上继子残害儿媳,简直死有余辜。于是她激动地搓手,这下可以自己正一正三观了吧?看见在殿前控诉她的男主,林月上前表示我那是为了考验你们的夫妻感情,谁让你们整天疑神疑鬼的。心里听见她心声的太后???攒了钱资助自家相公,皇上竟然不允。林月表面上我与王爷夫妻情深,这...

校草的蜜宠甜心

校草的蜜宠甜心

入学当天,撞上王牌校草,成为全校女生公敌。被警告被欺负被赶出宿舍?转身被骗进男神们的禁地城堡,成为圣兰校草们的团宠。左手一个冷傲大帅哥蓝豆豆,敢跑你就死定了。右手一个花美男亲爱的小公主,你是最漂亮的。忧郁系豆豆,只要你喜欢,我便欢喜。暴躁系蓝豆豆,你怎么不叫红豆绿豆黄豆,磨磨蹭蹭烦死了!小奶狗小姐姐,我喜...

相逢是前世注定

相逢是前世注定

不要了疼。忍一忍,马上就好了。男人抓住她的手,为她擦药。男朋友敢玩劈腿,她就敢给他戴绿帽子。她倒是要看看,最后谁先玩死谁。只是,三无老公摇身一变竟然成为了A国人人趋之若鹜的新贵,苏简溪接受无能。她的丈夫确实没车没房,但人家有别墅有游轮还有私人飞机啊。都说苏简溪是狐狸精,傍上金主不说,还让人家当了接盘侠。事后还是厉霆骁亲自辟谣是他追的苏简溪,孩子是亲生的!...

全军列阵

全军列阵

世上真的有龙,又名为天子,掌天下权势,龙皆有逆鳞哎嗨!都是我薅的。...

官运红途

官运红途

吴一楠无意间看到老婆在自家楼下跟市委秘书激情拥吻,继而得知自己的副科长职位是市委秘书帮的忙,愤而跟老婆离婚,随之被撤职换岗,人生处于低谷之中。现场会上,吴一楠对刘依然产生好感,对她勇敢反抗和揭露领导的淫威所敬佩。在一次下乡途中,市里某位领导认出了吴一楠,自此以后,吴一楠官运亨通...